我们每天都面临着生活的挑战不容回避我们必须履行我们的责任“以
我们每天都面临着生活的挑战,不容回避,我们必须履行我们的责任。“以至诚为道,以至仁为德。”(苏轼《道德》)以我们天性中的韧性,默默地坚持,并力求将每一天都过得充实。往日的时光已经无可挽回,未来的岁月自当珍惜,而要成就事业,必须牢牢把握现在。我们只是芸芸众生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,冲线的机遇很少,更多的是保持着前进的姿势和奋斗的执着。
“种树者必培其根,种德者必养其心。”(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)为了生活,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,这是唯一的出路,舍此别无他途。凡事总要付出代价,不要幻想着有不劳而获的美事。
修身之道,重在纯洁心灵。斋戒使自己的心灵纯洁,使自己的心灵回归。“以仁安人,以义正我。”(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)亲亲相依,家庭和睦,社会自然也就和谐安定。
张良“迟到”
张良在下邳游历,一天来到城外的土桥上,他将目光投向蓝天,望着渐飞渐远的白云,极目眺望,烽火台孤独兀立,他一时陷入沉思,神游天外。
这时,一位穿着麻布衣服的长髯老翁缓缓走来。土桥上坑洼不平,老翁有意无意地一个踉跄,一只鞋子掉到了桥下。张良猛然回头,急忙搀扶老翁。老翁对张良说:“年轻人,给我把鞋子取上来!”张良默默取回鞋子。老翁又说:“给我穿上!”张良就跪下给他穿上鞋子。老翁怡然而受,仰天大笑而去。张良愕然,目送老翁远去。老翁走了约有一里远,又返回来,对张良说:“孺子可教啊!五天后的黎明,在这里见我。”张良内心更加震惊,跪拜说:“是。”
第五天黎明,张良急急赶到,老翁却早已经在等他了。老翁生气地说:“和老人约定,却迟到,为什么呢?”起身离去,说,“五天后再来。”
五天后的凌晨,鸡刚啼鸣,张良就来到土桥上了。可是老翁又先到了,十分愠怒地说:“又迟了,是什么道理?”又自顾走了,说:“五天后要早点来。”
五天后,张良没有睡觉,不到半夜就来到约定的桥上等待。过了一会儿,老翁从容走来,看见张良,高兴地说:“应该这样。”说着,从怀中取出一本书,说:“读通这本书就可作王者之师。十年后,你的命运就会出现转机。十三年后,你在济北就会见到我,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。”然后离去,别无他言。天明张良打开书观看,原来是《太公兵法》。
张良更加感到奇异,于是,潜心研习诵读,终成一代著名谋略家,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,建立了西汉政权。
在下位不获乎上,民不可得而治矣。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;思修身,不可以不事亲;思事亲,不可以不知人;思知人,不可以不知天。
处在低微的位置,如果不能获得上级的信任和支持,那么就无法治理地方。所以,君子不能不重视修养自己;想要提高自己的修养,就不能不从侍奉自己的亲人做起;要想侍奉好亲人,就不能不了解他人的心性;要做到对他人的了解,就不能不理解天性物理。
郑玄说:“修身乃知孝,知孝乃知人,知人乃知贤、不肖,知贤、不肖乃知天命所保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