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六盘水KTV招聘网 > 六盘水热点资讯 > 六盘水名言/句子 >  《心经》的主要思想在于破除众生的执著之心开悟得般若智慧觉悟一

《心经》的主要思想在于破除众生的执著之心开悟得般若智慧觉悟一

2022-12-25 08:47:42 发布 浏览 896 次

《心经》的主要思想在于破除众生的执著之心,开悟得般若智慧,觉悟一切事物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的假有,因此其本性是“空”。因一切事物现象是“假有”故其本性为“空”,而“性空”又是不离“假有”而说性空,因此两者相即不离,既是“一”,又不是“一”。具体来说,在内容结构上全文大致可分为以下七个部分:

总纲分。此分总括心经主要思想。经文从“观自在菩萨”到“度一切苦厄”,主要阐述菩萨修习的般若智慧法门,照见万事万物皆虚假不实,体性为空。众生想要达到这种得般若智慧的境界,就要破除我执,我执一除,就会自然度脱一切苦厄,出离生死苦海,到达涅槃彼岸。下面即是依此深入分析怎样“度一切苦厄”。

色空分。此分意在讨论一切诸法与性空之间的关系,说明五蕴诸法与真如空性相即不离,不一不异。经文从“舍利子,色不异空”至“亦复如是”,是说一切诸法的本性是“空”,真如空性又不离一切诸法。也就是说,“假有”的本性是空,“性空”是“假有”的性空,不离假有。

本体分。此分描述诸法本自具足的真如空性,这一真如空性实无生灭、垢净、增减等相。无相之相,即是真如空性的本来面目。经文从“舍利子,是诸法空相”到“不增不减”。

妙用分。此分由体起用,以此般若智慧观照一切,可空一切相,破一切执著。经文从“是故空中”至“无智亦无得”。

果德分。此分证果。通过以上所说的明体、起用、空相,而证明解脱之果。经文从“故知般若波罗蜜多”到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,破除一切执见之后,则能证得涅槃佛果。

证知分。此分说明由证果而明白了知。经文从“故知般若波罗蜜多”至“真实不虚”,是在赞叹“般若智慧”的微妙甚深,从而回归全经主题,说明以般若智慧观照,空一切相,破一切执著,即能度除一切苦厄,这个道理是真实不虚的。

秘密分。此分是以密咒表达不可思议的境界。经文从“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”至“菩提萨婆诃”。翻译经典有“秘密不翻”的原则,该段为秘密咒语,因此是梵文音译,不作翻译。

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
观自在菩萨:又作观世音菩萨,以般若智慧观照彻见一切事物的假有性空,不为所动无所执著,自己已经得解脱并能度化他人得解脱的觉有情。观,以般若智慧观照,破除一切烦恼执著。自在,无所挂碍,随缘任运。菩萨,菩提萨埵的略称,意为觉有情,以智慧上求无上菩提,以悲下化众生,修诸波罗蜜行,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。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、勇猛求成佛者。

般若波罗蜜多:意为得智慧到彼岸。

照见:照,以般若智慧观照,见,彻见。以般若智慧观照彻见一切事物皆是因缘和合的假有,其本性为“空”。

五蕴:又作五阴、五众、五聚等。蕴,积集、类别。五蕴,即色蕴、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、识蕴。佛教将一切物质和精神情感现象分成五蕴。色蕴为物质现象,后四者为一切精神与情感现象。色蕴,大致相当于物质现象。受蕴,在外界作用下产生的感受与精神知觉等作用,一般分为苦、乐、舍。想蕴,人们通过与外境接触,在心中产生事物种种大小、长短等概念名相的精神活动。行蕴,泛指一切驱使造作诸业的身心活动。识蕴,了别、认知认识的对象。五蕴皆空,指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假有,其本性是“空”。

苦厄:苦恼、烦恼、灾厄。

观世音菩萨修习十分高妙玄深的般若智慧,达到究竟涅槃境界时,以般若智慧观照彻见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假有,一切假有当体即“空”,消除了一切烦恼灾厄及造业受苦的根源,而得涅槃解脱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